光扩散剂选型在扩散板中的研究

主要针对扩散板透过率、雾度、亮度三方面进行研究,对应用到gpps、有机硅光扩散剂、无机光扩散剂、抗老化助剂等主辅料进行分析,本论文对选用的几款有机光扩散和无机光扩散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有机硅光扩散剂用量为0.6%~0.8%,无机光扩散剂用量为0.15%时,透过率能达到(43±3)%,雾度达到99.4%。 led光扩散板的使用量在迅速增加,2017年液晶出货量达2.1亿多台,对扩散板的需求量巨大,因此研究适合客户的特定扩散板具有重要意义。评定光扩散板光学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是透光率和雾度。光扩散板主要是由gpps、ms、pmma、pc等作为基材,加入一些有机光扩散剂或(和)无机光扩散剂及其它一些增韧剂、抗老化助剂等,把它们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挤出机挤出,然后通过特定模头挤出成一定厚度的板材,然后通过cnc裁切成电视机中背光模组所需的尺寸。
在pc中加入pmma(交联型)微球光扩散剂,分析了光扩散机理和光扩散剂粒径大小对pc光扩散板光透过率(t.t.)、雾度(haze)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光扩散剂粒径为20.0μm时,pc光扩散板光透过率较高;光扩散剂粒径为1.8μm时;光扩散剂粒径增大,光透过率增加,雾度减小。另外,光扩散板在灯饰中也有应用,不过它们大多要求透过率较高,雾度一般80%~90%;但在电视机行业内通常需求的透过率一般不会高于60%,客户常需求的透过率为43%左右,还有其他客户需求透过率55%等;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只用有机光扩散剂获得低透过率时,一方面有机光扩散剂成本相当高,别一方面用量比较大,用量高于1%时对透过率的贡献率较低,综合来看,生产透过率低于60%的光扩散板只用有机光扩散剂不经济。有机光扩散剂包括有机硅树脂光扩散剂(折射率1.43)、苯乙烯型的光扩散剂(折射率1.55)、压克力型的光扩散剂(折射率1.5)等。
有机硅光扩散剂是有机硅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是分子结构中含有硅元素,且硅原子上连接有有机官能团的聚合物,以烷氧基硅烷(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经过水解、缩合交联反应生成的聚硅倍半氧烷微球产品,其粒径分布在1~8μm之间,平均粒径2~4μm[5]。其中有机硅光扩散剂耐热、耐高温性能,扩散效率高、与基体树脂相容性好、比重小、分散性好、透光性与匀光性更平衡,综合来看有机硅树脂光扩散剂是;
无机光扩散剂包含、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锌、玻璃微珠等;其中钛白粉的折射率,金红石型钛白粉折射率为2.73左右,锐钛型钛白粉折射率为2.55左右;硫化锌折射率为2.37、锌钡白1.84、氧化锌折射率为2.02、二氧化硅折射率为1.45左右;单从折射率方面看,金红石型钛白粉能更有效的降低透过率,起到高遮蔽的作用。再一点是抗氧化性能好,耐候性好。因此,低透过率的扩散板中金红石型钛白粉是的无机光扩散剂。
1实验部分
1.1实验器材
1)双螺杆挤出机;
2)注塑机;
3)色彩分析仪ca210;
4)雾度测试仪ndh7000;
5)led-tv背光模组;
6)板材成型成套设备;
7)cnc裁切机;
8)场外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quanta200型,美国fei公司。
1.2实验材料
光学级gpps;有机硅光扩散剂:粒径为1μm的df10a0,粒径为2μm的df20a0;无机光扩散剂:粒径230nm 左右的金红石型钛白粉(r103和r930);光稳定剂:ls770;紫外线吸收剂:uv329;抗氧剂:215;白油。
2光扩散剂的影响分析
2.1单独用有机硅扩散剂对透过率的研究从图1中可以看到,粒径为1μm 的df10a0,粒径为2μm 的df20a0,df10a0与df20a0都随着用量的增加,透过率(t.t.)都会相应的降低,但是下降的幅度在小于0.5%时,透过率的变化非常明显,0.5%~1.0%间基上成线性下降,当用量多于1.0%后,再增加用量,对透过率的影响减小,因此,对于有机硅扩散剂用量一般不会超过1%的用量。通过实验知df10a0在用量0.5%时,雾度(haze)已经达到99%。粒径为1μm 时对透过率的影响比2μm的要大,因为同样用量的扩散剂,粒径越小,所含的有效球型粒子数越多,从而发生散射的机率越大,透射的光就会相应减少,所以扩散板的透过率在粒径越小时会越低。除了受粒径大小的影响,还受到球度、颗粒表面规整度、浓度、粒径分布等方面影响。
图1不同粒径对t.t.的影响
图2有机硅扩散剂在基材中的分布
2.2有机硅扩散剂在基材中的分布
通过扫描电镜图2可以看出,有机硅扩散剂是一个个圆形的小微球,材料微观上分析,为透明的球形体,因此会提供优越的光线透过性,同时与丙烯酸类、苯乙烯类相比,具有极低的折射率,因此与基材gpps的折射率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值,会赋予光扩散剂透光的同时,还赋予材料很高的雾度。光线经过此微球的表面时,利用扩散剂与主材折射率的差异使得光线一部发生的散射,一部分光线透过了此微球,最终入射光线被分解成无数个方向的光线,达到了透光不透明的舒适效果。
2.3无机光扩散剂对透过率的研究
从图3中可以看出,金红石型钛白粉对透过率的影响,这主要原因是此钛白粉的折射率,塑料中常用的钛白粉的粒径通常为0.15~0.3μm,此范围可达到白度,可获得蓝色底相,对黄色相脂有遮蔽作用。金红石型钛白粉抗紫外线能力强,能有效散射uva区的紫外线。因此,钛白粉的用量为0.15%时,厚度为1.2mm时,此时的透过率为43%左右,主要是对光线反射的结果。但是只用钛白粉做扩散剂时,扩散板的均匀度比较差,具体原因可能是钛白粉的用量较少,再加之密度较大(4.1g/cm3),使得基材中的有效含量低。通过实验得到,离着灯珠近的位置光线通过比较多,但能明显的看到灯光;而离灯珠比较远的位置光线到的比较少,自然而然的通过的光线也相对偏少,导致lv偏低。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通常会与有机硅扩散剂搭配使用。
图3r103 不同用量时对t.t.的影响
图40.6%的df10a0配合tio2时对t.t.影响
2.4有机扩散剂与无机扩散剂配合使用的研究图4的走势为df10a0的质量用量为0.6%,通过单独用有df10a0从实验可知,df10a0用量达到0.6%时,就已经能得到很好的雾度(99.4%左右)。通过选用粒径为0.23~0.25μm的r930与r103两种金红石型钛白粉做对比分析,发现,同样类型和粒径的tio2也会有一定差别,尤其是在用0.2%时。这主要因为r103为氯化法工艺生产,处理方式为氧化铝和有机物处理,r930为硫酸法工艺生产,处理方式为氧化铝和sio2处理。因此选择一款适合的钛白粉也是相当重要的。
2.5有机扩散剂与无机扩散剂配合使用的研究
通过扫描电镜图5可以看出,有机硅光扩散剂能有效的填充在钛白粉的空隙中,有机硅扩散剂利用与基材树脂gpps的折射率的差异,能对灯光源充分的发生散射,而且能把钛白粉反射的光线再次进行散射,使光线更好的分散均匀,通过测试9点亮度发现,扩散板的均匀度比单独用无机扩散剂时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好的改善了只用钛白粉时的均匀的不良现象。
2.6厚度对透过率的影响
图6为df10a0含量为0.6%,通过对不同钛白粉含量时,分别对1.0,1.2,1.5mm 三种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图5可以看出,扩散板的厚度越厚,对透过率的影响就越大,因为扩散板越厚,同样尺寸的扩散板所含的扩散剂量就会越大,光线通过时发生散射、反射的机会就会越多,从而扩散板的光线均匀度越好,扩散板的透过率也会越低。
图5有机硅扩散剂与钛白粉配合使用sem图
图6厚度对透过率的影响
3结论
本文对单独用有机硅扩散剂时的不同粒径和不同用量,分别进行了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如下,粒径为1μm时对透过率的影响比2μm的大,因为同样用量的有机硅扩散剂,粒径越小,所含的有效球型粒子数越多,从而发生散射的机率越大,透射的光就会相应减少,所以扩散板的透过率在粒径越小时会越低;用量低于1.0%时,增加用量对透过率的影响较明显,当用量多于1.0%后,再增加用量,对透过率的影响减小。单独用有机硅扩散剂时达到低于50%的透过率所用的量比较多,优势。对无机扩散剂钛白粉的选型及用量也进行了对应分析,分析可以看出,单独用无机扩散剂时,扩散板的透光均一性不佳,通过分析知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用氯化法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比用硫酸法生产效果要好,钛白粉的改性也是选型考虑的重点之一,因此,选择一款合适的无机扩散剂尤为重要。最后对有机与无机扩散剂搭配使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最终选用有机硅扩散剂与无机扩散剂金红石型钛白粉配合使用,针对不同的厚度,采用不同的配方,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结果发现有机硅光扩散剂用量为0.6%~0.8%,金红石型钛白粉用量为0.15%时,厚度为1.2mm,透过率能达到(43
±3)%,雾度达到99.4%。

双斗定量包装秤带来的改变有哪些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开不了机怎么办
讲解卧式废纸打包机如何调节各类参数?
紫外激光打标机激光器的优缺点
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点哪些?
光扩散剂选型在扩散板中的研究
牙科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冰冻血液制品的溶化标准操作-血浆解冻仪
大理石平台维修工艺的研磨修复
气相色谱仪是解析复杂混合物的高效分析仪器
时代的趋势让封口机市场逐渐壮大
垃圾焚烧炉的基本特点
机床的认识
德国宝德电磁阀 批发 零售
中水回用一体化处理设备技术要求和特点
小市场大机遇!无烟烤肉设备带来绿色、环保新方案
Frizlen制动电阻原理
西门子400EXM438-1I/O6FC5548-0AB08-0AA0
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