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佛慈制药发布公告称,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决定自2018年3月1日起,对浓缩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胶剂、颗粒剂、片剂等多种剂型的100多个产品进行全面提价。上述产品出厂价平均上调17.6%,零售价也将做相应调整。
作为一家拥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佛慈制药,其主营业务为中成药、西药、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六味地黄丸、逍遥丸、香砂养胃丸、参茸固本还少丸等系列中成药及阿胶、阿胶糕等大健康产品。
那么,此次100多个中药产品的提价,是公司的突然决定还是市场的趋势或其他因素导致?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滋补类及药食同源类药材的用量需求也逐年提升,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市场不少中药产品进行调价。
据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中药材涨幅明显的主要是滋补类、药食同源类药材、名贵药材、道地药材等。
例如,近一段时间,中国传统保健品阿胶是否是“水煮驴皮”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不过,关于阿胶功效的争议似乎也一直都未停歇。
1月底,东阿阿胶发布新一轮涨价通知,决定于2018年3月20日前,将250g东阿阿胶零售价调整至1499元,48支复方阿胶浆零售价调整至499元。2017年11月,东阿阿胶宣布将阿胶出厂价上调10%。
“说到阿胶,这几年涨价特别明显。从2016年的1500元/公斤涨至1800元/公斤,涨了300元/公斤.......”有供应商如是表示。可以预见,未来阿胶涨价势态仍在继续。
除了以上提及的中药产品价格上涨以外,大家较为熟悉的板蓝根,也有消费者反馈,流感期间其价格从6元多迅速上涨到8元。
更有药企表示,治疗感冒以及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由于原料缺货、价格上涨,很多已经处于断货状态。
从原因上来看,中药材涨价因素可以分为几点。资源利用不合理,乱采伐导致产量锐减;源头把控不科学,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消费者心理结构需求导致,如“药食同源”概念的传播,造成药材需求量扩大;当然也不排除市场上有些供应商故意囤货进行垄断,提升药材价格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从药材种植商到供应商,都应做好相应拯救措施,提高药材的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
2016年底,*局长王国强就曾对外表示称:“关于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业内人士预测,中药涨价或持续到2018年。
如今,中药材价格攀升几乎成常态。弱弱的问一句,您认为,未来我们还用得起中药吗?
影响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的因素
反应釜如何正确投料
气密检漏仪的几个检漏技巧分享
高效污泥脱水机的脱水部分如何分类?
灵芝孢子粉低温破壁机粉碎出的孢子粉细度均匀
100多个产品涨价!还有一大波中药正在涨价的路上
二手隔膜压滤机的安装使用
土壤墒情监测站在智慧农业中有什么作用?
振动电机有哪些有点和用处
如何安全的操作高温箱
进行耐腐蚀盐雾试验前的准准备步骤
紫花苜蓿草烘干机多现场多角度图集
专业温泉钻井施工
日本进口电池材料用分级机
嘉定发那科数控修理系统偶尔SV0433故障维修
挖掘机液压系统发热
熔点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天处理900吨生活垃圾焚烧回转窑节能环保是其招牌
1290低温冷水机组使用原理
蒸汽流量计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