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渔网”制备新型柔性电极

渔网是如何从水产业跨界到可穿戴人机交互领域的?玄机就在渔网出水那一瞬间。
受这一瞬间启发,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润伟团队联合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朱光团队设计出具有柔性自适应导电界面的超稳定、可拉伸电极。该电极经过33万次100%拉伸应变循环,电阻仅变化5%,面对冷热、酸碱、浸水等环境变化,依旧表现出稳定的电性能,解决了柔性电极导电率和拉伸率不可兼容、循环变形下电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该电极可以应用在全天候心电监测、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及人体热疗等方面,有望助力基于万物互联的可穿戴健康监护系统及电子皮肤人机交互界面的持续发展。
近日,相关论文作为《信息材料》封面文章刊发。
“水膜—渔网”结构性能最佳
在智能可穿戴电子领域,实现稳定耐用的柔性可拉伸导体仍是巨大挑战。尤其针对人体表皮生理信号,稳定的可拉伸电极可以实现长时间精准的收集。
目前,柔性电极主要分为表面结构设计型、导电材料复合型和本真可拉伸型,但这三大类型均难以实现在动态变形下稳定的电性能。
论文第一作者、两个团队联合培养博士曹晋玮告诉《中国科学报》,为了攻克挑战,他们最初考虑过模拟窗纱结构,但窗纱柔性不足。在后续观察和寻找中,他们发现人工渔网是最佳模拟对象——渔夫拉网出水时,网上会附有一层水膜,这个“水膜—渔网”结构能够很好地适形,可以跟随基体变动却又不失去自身连续的形貌。
这正是稳定可拉伸电极所需要的特性。
该团队提出,利用聚氨酯(tpu)静电纺丝与液态金属(lm)微纳颗粒,经静电纺丝和静电喷涂进行原位复合,随后进行机械激活,形成液态金属tpu二维仿“水膜—渔网”结构薄膜,可制备出具有柔性自适应导电界面的超稳定可拉伸电极(nhse)。
实现低电阻、高稳定、可拉伸
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电极实现了52mω/sq的极低初始方阻,应变下通过tpu网孔束缚液态金属的对外扩展和在网孔内的自适应流动,解决了可拉伸电极曾面临的导电率和拉伸率不可兼容、循环变形下电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具备优越的动态循环稳定性,经过33万次100%拉伸应变循环,电阻仅变化5%。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用液态金属替代水,用tpu静电纺丝替代渔网线,制出的tpu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不仅薄,而且具有出色的柔性、拉伸性,以及处于行业领先优势的耐久性。”曹晋玮介绍,面对冷热、酸碱、浸水等服役环境的变化,该电极依旧表现出稳定的电性能。
适用于多类场景
论文中介绍列举了数种应用途径,例如,通过局部激活和激光切割,可以将tpu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成多层、多功能人机交互系统。
上层电容传感阵列连接在集成电路和蓝牙模块上,可以实现无线信号传输,在拉伸和弯曲状态下均可以对计算机输入无线指令,可应用在智能可穿戴游戏控制等方面。下层蛇形加热器展现出良好的电热稳定性,可以实现45℃~90℃稳定加热,并展现出优异的加热循环性能,可用于人体加热治疗。
该电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极低毒性,还可以实现人体表皮全天候心电信号检测。研究团队根据人的活动场景,为电极设计了静态、运动、水冲等3个工作场景,极低的初始电阻使该电极收集心电信号的信噪比达到0.43,尤其在水冲场景中依然能够收集到稳定、清晰的心电信号。
《信息材料》审稿人认为,对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来说,电性能的稳定性、耐久性至关重要,而论文作者通过精心设计,实现了超稳定可拉伸电极的制备,在动态拉伸、浸水、酸碱、冷热等服役环境变化中,均证明了nhse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原标题:巧用“渔网”制备新型柔性电极

D671J气动衬胶蝶阀ZSRWJ优点与技术参数​分析
沈阳优质混凝土耐拉纤维现货
德国叶轮风速温湿度测量仪testo 410-2具体操作步骤
意大利ATOS阿托斯节流阀被沉积物所阻碍时,节气门开度值产生紊乱
2019第二届工业污泥盛会落幕
巧用“渔网”制备新型柔性电极
脱水筛常遇问题解决方案
食品生产厂如何选择合适的食品污水处理设备?
润滑油专用滤油机不得不说的系统优势
【机床】中国智·造——量产型立式加工单元e640V,适合于铝制工件批量生产的小型加工单元
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仪(测量仪)
46号抗磨液压油与68号抗磨液压油,嘉普告诉您区别在哪
塑料搅拌罐和不锈钢搅拌罐的区别
二氧化碳碳排放监测方案
方解石雷蒙磨的技术创新对磨粉行业影响深远
液相色谱法助力化妆品多种物质的测定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模​注意事项
成都煊赫机床防护罩的优势在哪里呢?
循环水式真空泵使用方法及原理
蓝基生活垃圾分选设备赋予生活垃圾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