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可以根据gc毛细柱固定相、内径、膜厚、长度等来进行选择合适的毛细柱。
一、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selectivity)
• 相似相溶原理,选用非极性的固定相分析非极性化合物。
• 如果化合物可以用不同极性的固定相分析,先选小极性的固定相。
• 非极性的固定相的使用寿命大于极性固定相。
• 较通用的固定相是dm-1 和dm-5。
• 对于偶极或氢键化合物,选用含腈基或聚乙二醇的固定相。
• 轻烃或气体,选用plot 柱。
• 应用范围较广的五种固定相:dm-1,dm-5,dm-1701,dm-17 和dm-wax,能满足90% 以上的分析应用。
一般的,尽可能避免使用污染特殊检测器的固定相,例如:腈基对于npd,含氟固定相对于ecd。但如果厂商特别说明,比如dm-1701(含腈基)和dm-200(含氟),则可以应用于ecd、npd、msd 等高灵敏度检测器。
二、内径(internal diameter / id)
0.25mm 0.32mm 0.53mm
•分流进样 •分流/不分流进样 •替代填充柱
•gc/ms应用 •柱上进样 •可用于标准tcd
•较高柱效 •能承受较大体积进样 •痕量分析
内径增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固定相,即使膜厚相同,也有较大的样品容量,同时也意味着降低了分离能力且流失较大。小口径柱为复杂样品提供了所需的分离,但通常因为柱容量低需要分流进样。如果分离度的降低能够接受的话,大口径柱可以避免这一点。当样品容量是主要的考虑因素时,如气体、强挥发性样品、吹扫和捕集或顶空进样, 大内径柱甚至plot 柱可能比较合适。
同时要考虑仪器的限制和要求。 一个装配了填充柱的进样口可以用大口径毛细管柱(0.53 mm 内径)但不能用小口径柱。 于毛细管柱的进样口一般可以用于所有内径范围的毛细管柱。直接联用的gc/ms 和msd 需要小口径柱,因为真空泵不能处理大口径柱的大流量。 确实查明你的整个系统看看适合那些柱内径的选择。表1 显示了各种内径毛细柱的典型特征。
三、膜厚(film thickness / df)
• 标准膜厚:较广泛的应用
• 薄液膜用于高沸点化合物:石化,甘油三酯,甾体等
• 厚液膜用于挥发性化合物:气体,低沸点溶剂等
一般说来, 薄膜比厚膜洗脱组分快、峰分离好、温度低,这表明它们适用于高沸点化合物、组分密集化合物或热敏化合物。
标准膜厚为0.25 到0.5 μm,对于流出达300 ºc 的大多数样品(包括蜡、甘油三脂、甾族化合物)来说分析很好。对于更高的洗脱温度,可以用0.1um 的液膜。厚膜对于低沸点化合物有利,对于流出温度在100 ºc - 200 ºc 之间的物质,用1-1.5 μm 的液膜效果较好。超厚膜(3 - 5 μm)用于分析气体、溶剂和可吹扫出来的物质,以增加样品组分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选择厚膜的原因,是为了用大口径柱时与小口径柱保持相同分离度和保留时间,由于这个原因, 大口径柱都只有厚膜。 厚膜意味着柱里有更多物质,从而流失更多,温度极限必然随膜厚度增加而下降。
四、长度(length)
• 25/30 m :标准柱长,满足绝大多数应用
• 10/15 m :通常十个组分以下简单样品的快速分析
• 50 m 以上:复杂化合物分析
一般情况,15 m 柱用于快速筛选,简单混合物或分子量*的化合物。30 m 柱是普遍的柱长,超长柱(50、60 或105 m)用于非常复杂的样品。柱长度在柱性能上不是一个重要参数。例如,加倍柱长,恒温条件下,分析时间则加倍,但峰分辨率仅增大约40%。如果分离效果只是比较好,但不是特别好时,有比增加柱长度更好的办法来改进分析结果:考虑更薄的膜, 优化载气流量或用程序升温,如果你还未用过这些方法,可以试一试。
分析强极性的组分时,如果样品与柱材质接触,那么峰会严重拖尾。 较厚的膜、 相对短的柱比较有利,由于较少的柱材和较厚的固定液,掩盖并屏蔽活性表面从而减少相互作用的机会。
米顿罗MILTON ROY泵使用材料
聚氨酯复合保温板选择标准
3Cr17NiMoV塑料模具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砷含量试验
水中放射性元素钍的测定-赛默飞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如何选择毛细管色谱柱?
大气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及原理
大型发电机转轴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一体化预制泵站发展前景
饮料机械、制冷机等出口较多 食品机械应用优势明显
纸与纸板的透气度检测仪器介绍
硬度计的检测报告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仪器原理
电力铁附件*试验机
轧钢润滑液杂质分离过滤装置
怎样检查液下渣浆泵气蚀的情况
WP4C露点水势仪主要特点
纸巾纸的尘埃度检测仪器介绍
固定式水质自动站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适合多年龄段骨密度检查的骨密度仪